大乘经上常说,人必须自度而后才能度他,佛讲的话句句都有很深的意思,可是有些人断章取义,把佛的话误会了,于是急着先自度,然后再度他。把自度、度他分成两桩事情,错了,佛讲的是一桩事情。
众生包括自己,自己是众生之一,不能度众生,说实在话就不能度自己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度自己跟度众生是一桩事情,不能把它分作两桩事情来看,分作两桩事情来看那就难了。须知自他不二,度众就是度自己,度自己就是度众生,是一桩事情。日常生活行为自己以佛做榜样,向佛学习,这是度自己;自己做得跟佛一模一样,给一切众生做榜样,这就是度众生。自度度他是合起来的,分不开的。现在人学佛他之所以不能成就,是把度自己跟度众生划得清清楚楚,两码事情,结果自己也度不好,也没能度众生,毛病出在这里。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jiexy.com/29984.html
为什么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?因为自他是一体,哪有自他?自他真的是一体。可是初学没有这个境界,妄想分别执着很重,不可能承认自他是一体。经虽然听得很多,他也会说,但是事实上,他自他还是分得很清楚,没法子契入。这什么原因?我问过章嘉大师,他老人家告诉我,总是知之不究竟。这个话说得好。你知道得不彻底,你是一知半解。你要是真知道了,真知道了就是佛知佛见,《法华经》上说的「入佛知见」,你真知道了,决定没有疑惑。事上痕迹都不着。知跟行是一桩事情,能知哪有不能行的!能行哪有不能知的!能知不能行,知不究竟。
化他就是自度,自度就是化他,自度、度他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,这也是大乘法里面常讲的「入不二法门」。这个道理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,为什么?不是自己的境界。自己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总是去不掉,只要有分别执着,那就不是我们境界。所以要常常作如是观,我们从这里下手,从这里入门,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最初方便」,这就是最初入门之处,我们一定要看别人的利害就是自己的利害,要从这个地方下手。别人有难就是自己有难,别人有福就是自己有福,所以这一句「于诸众生,视若自己」,我们应当从这个地方学习。果然要是会了,利益无量无边,真正是说之不尽。
『拯济负荷,皆度彼岸』,这两句是讲我们因地当中所发的大愿兑现了。我们有使命有责任,为什么说你有责任有使命去度化众生?因为你在因地曾经发了愿。现在我们念佛的同修,哪个人没有在佛面前唱一唱四弘誓愿?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不管你有心、没有心,你在佛菩萨面前表示我发了这个愿,发了这个愿要兑现。所以帮助一切众生,你就有责任,你就有使命有义务,你应该要做。「拯济负荷」,你要把度众生这个担子、这个责任担当起来。末后这是目标,不是度一个、两个,是普度。
菩萨自行化他是一桩事,自己修行就是教化众生,教化众生就是自己修行,是一不是二,《华严》说的不二法门!菩萨怎样提升自己?教化众生,所谓是教学相长,自己必须要在人事物这个环境当中去磨炼。磨炼什么?磨炼不执着,磨炼不分别,磨炼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你不在境界上你怎么修法?所以大乘的修学比小乘快速。为什么?小乘尽可能避免历事炼心,避免这些事情,那么他进步就很慢很慢。大乘人是主动要接受考验,天天在考,就像念书一样,每天都参加考试,进步很快。
自己心地清净这是自度,帮助一切众生而不着相,才能真正度他,自他两利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帮助别人成就自己,成就自己的清净、平等、觉,帮助别人的时候不执着,心地清净平等一念不生。
为一切众生,为一切苦难众生,这就行菩萨道;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,这就是净行,这就是净愿。以这个净愿、净行,迴向求生净土,就是念佛。所以这样的修行,自利利他完全融合在一体,自利不碍利他,利他不碍自利,自利就是利他,利他就是自利,这是《华严》圆顿的教学。
我们的忧虑、疑惑就断得干干净净,清净心就现前。不要以为,我自利就没有办法利他,利他就妨碍自利,你始终有这个疑惑,你把自利、利他分成两桩事情,不知道它是一个整体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整体,哪有自行化他不是一体的道理?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心安理得,你就能契入大自在的境界。
评论